协会电话:020-85189340
湿地科普

湿地图片赏析

湿地文化

首页 > 湿地科普 > 湿地文化

2022世界湿地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02-02  作者:  浏览次数:763次
  

2022年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全社会为湿地采取行动的紧迫性,并展示湿地对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

 

湿地定义

根据《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

 

湿地类型

我国湿地可分为五大类型,即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而人工湿地包括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稻田/冬水田、盐田等。

资料来源于《走进广东湿地——自然观察课》。

 

湿地的生态作用

天然海绵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作用,控制时空上降水的分布不均,从而减少旱灾和洪涝的发生。湿地植被能够减缓洪水流速,因此避免了所有洪水在同一时间到达下游。

 

湿地资源库

湿地里有多种多样的植物群落和生境条件,为野生动物尤其是水生动物、水禽和两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大约有40%的生物都生活在湿地当中。而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食材都是来源于湿地的,像水稻和鱼类等均来自湿地。

 

水质天然净化器

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当含有杂质和有毒物质(农药、工业排放物等)的流水或生活污水经过湿地时,流速会减慢,这利于杂质和有毒物质的沉降;湿地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污染物;一些湿地植物还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除此之外湿地还具有调节局部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被形象地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资源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分布有湿地植物2258种,湿地鸟类260种

中国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其中内地63处、香港1处。《白皮书》汇总了63处内地国际重要湿地2020年生态状况的监测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63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在23个省(区、市),其中内陆湿地类型48处,近海与海岸湿地类型15处。63处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72.75万公顷,同口径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湿地总体水质进一步改善,53处获取地表水水质数据的湿地中,二类水比重最大,占30.19%;7处获取海水水质数据的湿地中,一类3处,二类4处。同时,针对9处湿地自然补水不足等问题,采取了人工补水措施,其中内蒙古达赉湖湿地补水达18.39亿立方米,引水保证率提高到70%。

相关数据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众号。

根据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广东省湿地17.89万公顷(268.40万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其中,红树林地1.06万公顷(15.96万亩),占5.94%;森林沼泽0.02万公顷(0.27万亩),占0.10%;灌丛沼泽0.01万公顷(0.20万亩),占0.07%;沼泽草地0.01万公顷(0.18万亩),占0.07%;沿海滩涂14.90万公顷(223.54万亩),占83.29%;内陆滩涂1.87万公顷(28.02万亩),占10.44%;沼泽地0.02万公顷(0.24万亩),占0.09%。湛江市、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珠海市等5个地市湿地面积较大,占全省湿地的74.96%。

截至2022年1月,广东省已建湿地公园262处,其中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27处,湿地公园总面积达到5.15万公顷,其中18处已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挂牌。

相关数据源于南方日报及广东林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1224日通过,20226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全文

 

核心阅读

  • 本法中所称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通过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湿地保护活动。
  • 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按照生态区位、面积以及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重要湿地以外的湿地为一般湿地。重要湿地依法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 国务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全国湿地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 国家严格控制占用湿地。建设项目规划选址、选线审批或者核准时,涉及国家重要湿地的,应当征求国务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省级重要湿地或者一般湿地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的意见 
  • 临时占用湿地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湿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临时占用湿地期满后一年内,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恢复湿地面积和生态条件。
  • 在湿地范围内从事旅游、种植、畜牧、水产养殖、航运等利用活动,应当避免改变湿地的自然状况,并采取措施减轻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
  •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符合湿地保护要求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等活动,适度控制种植养殖等湿地利用规模。
  • 编制红树林湿地和泥炭沼泽湿地保护专项规划

 

如何保护湿地

  • 保护湿地里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 不随意采摘湿地里的植物。
  • 不随意放生。
  • 拒绝买卖野生动植物,见到违法行为积极举报。
  • 积极参与保护湿地的志愿活动。
  • 宣传普及湿地知识,弘扬湿地文化。
  • 还有许许多多......

 

主办单位: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   |    协会电话:020-85189340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2014 GWCA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74097号        powered by vancheer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