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
\
1.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植被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许多的自然湿地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如果没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
2.调蓄径流洪水
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湿地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湿地还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
3.调节区域气候
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了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的作用。
4.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
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和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
5.防浪固岸
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
1.动植物产品
湿地提供的水稻、肉类、莲、藕、菱、芡及浅海水域的一些鱼、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副食品;有些湿地动植物还可入药;有许多动植物还是发展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如芦苇就是重要的造纸原料。
2.水资源
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我国众多的沼泽、池塘、溪流、河流、湖泊和水库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3.矿物资源
湿地中有各种矿砂和盐类资源。湿地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包括食盐、天然碱、石膏等多种工业原料,以及硼、锂等多种稀有金属矿藏。中国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湿地的地下油汽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
湿地为人类提供了集聚场所、娱乐场所、科研和教育场所,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和巨大的景观价值。长期以来,由于湿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以来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地区,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使其成为生态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遗传基因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对象和实验基地。湿地保留的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
1.最大限度保护湿地资源
充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度,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建构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理解之上,尽可能不改变原有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的基础上,对城市湿地环境进行设计,使湿地环境同时满足自然和人类的需要。
2.重视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作用
作为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植物不仅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障,同时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同时,还应当兼顾美感,因此,应尽可能的保证湿地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3.重视水岸边界环境
作为湿地系统与其他环境的边度,水岸边界环境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很多城市湿地环境被人为的采用混凝土砌筑的方法来建造岸线,该方法虽然可有效避免池水满溢或渗漏但同时也将导致天然湿地的过滤作用遭到破坏,造成湿地功能的不完整。因此,应充分利用湿地的亲水性,尽量靠近水源。
总得来说,湿地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而保护湿地,让湿地能持续地为我们服务,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也会在未来继续湿地保护的步伐,积极宣传生态理念和宣传湿地保护意识,推动湿地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务求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为我省湿地保护输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王洁.北方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姚鑫,杨桂山.自然湿地水质净化研究进展
部分整理自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