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的海珠湖
夏季的傍晚,漫步在海珠湖畔,吹着凉爽的风,嗅着淡淡的荷花的清香,耳边充斥着各种鸟儿合奏的大自然交响乐,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说到鸟儿,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海珠湿地候鸟的种群和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从之前的三五成群水边小聚,渐渐变成了一大群鸟儿在空中展翅齐飞。
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鸟儿的队伍壮大的那么迅速呢?
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滩涂
在海珠湿地,滩涂是一位非常神秘的成员。因为身怀独门绝技“隐身术”,它并不像大树、溪流那样很容易被发现。它们非常低调地隐藏在海珠湿地各处的浅水下,等待潮落的时候才会显露身影。
平日里的海珠湖
退潮后的海珠湖
当湖水慢慢消失,露出河床,
是不是有种沧海桑田的错觉?
其实,这潮涨潮落间,
短暂出现的“陆地”,
就是滩涂
滩涂看起来其貌不扬,还有很多枯枝、石块散落其中。让人很难想象,其实,这里可是鸟类的乐园,是它们钟爱的“餐厅”。
每到傍晚,潮水退去后,滩涂上留下了丰富的食物,为候鸟栖息和觅食提供了绝佳条件。白天隐藏在各处的白鹭、苍鹭、黑水鸡等等全都像开Party一样聚集在滩涂上,开始享受湿地里的美味。
夜鹭运气最好,最先开始饕餮大餐
小白鹭喜欢三五成群地觅食
鸬鹚正在专心专意地秀恩爱
自海珠湿地开始建设以来,在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下,力求最大限度地改善生境,调整土地利用规划,逐渐恢复和保育湿地。
其中湿地滩涂的建设与改造,就是通过这种恢复自然生态的方式,达到自然招引鹭类、鸻鹬类等湿地鸟类的目的。
△海珠湖鸟岛滩涂高空俯瞰图
海珠湖园区,仅湖心岛西侧,就营造了近1500平方米的滩涂,为海珠湖的鱼鸟物种的繁衍奠下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除了海珠湖,湿地一期和二期也同步进行了全方面的滩涂恢复建设工作。
△湿地二期鹤栖泽、凫鹭泾滩涂区域高空鸟瞰图
湿地二期在原生果园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滩涂、连通水系,调清活水、丰富植被、修复生境等方式,为鸟类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繁育、觅食等生态环境,成为真正的小鸟天堂。
△因地制宜,结合各区域具体情况,按不同水生植物生长深度需进行土方开挖,增加水生植物。种植挂果的植物,吸引鸟类觅食栖息。
△将自然枯萎的原生老旧果树的的自然枯萎保留形成枯木,以提高生境多样性,为鸟类、昆虫等湿地生物提供适宜生长的隐蔽的场所和栖息地。
△滩涂上恢复红树林带、芦苇带,种植水生植物,在生态鸟岛上种植乔木等。让湿地二期真正成为候鸟可以信赖的安身乐园。
△“小鸟天堂”湿地二期掠影
除了修复滩涂,海珠湿地还不遗余力地进行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例如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建设人工浮岛,增加鸟类栖息空间,扩大鸟类栖息觅食场所。在野鸭岛种植芡实,增加水生植物多样性;在杨桃岛,加修水渠,种植芦苇,营造缓坡浅滩;在林泽水杉区,营造浅滩,种植水杉及芦苇……
本文转自公众号:海珠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