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电话:020-85189340
湿地科普

湿地图片赏析

湿地植物

首页 > 湿地科普 > 湿地植物

发现·广东湿地——湿地植物篇

2018-05-17  作者:秘书处  浏览次数:5604次
  
 
 
 
 
 
 
 

        近30年来,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人类生产对湿地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加之对湿地重要的认识不够,盲目开垦利用和改造湿地,不仅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同时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珍稀湿地植物的分布区域和种群越来越少见,有些种类已难觅踪影。

 
 
 
 
 
 
 

       据广州市水生动植物本底资源(2010年)的调查结果,广州市20世纪80年代有记录的槐叶萍、满江红、芡实、小莕菜、水皮莲、金银莲花、软骨草、水鳖、水车前、水禾已经不见分布,可见水生植物消失之迅速。

       广东省湿地植物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其中莼菜、水松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蕨、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此外,野生睡莲、珊瑚菜、宽叶泽苔草、榄李、玉蕊、龙舌草、四子柳等分布范围很狭窄,是珍稀的湿地植物。

 

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的湿地植物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了解其中的几种湿地植物吧!

 

 
 

莼菜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只在粤北的山地沼泽还有极零星的分布,其中南雄青嶂山天池沼泽的莼菜群落分布面积较大,超过1公顷。

       嫩叶可供食用,莼菜本身没有味道,胜在口感的圆融、鲜美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莼菜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常食莼菜具有药食两用的保健作用。莼菜还留下了“莼鲈之思”、“莼羹鲈脍”的典故。

南雄青嶂山天池沼泽莼菜群落

 

水松

      水松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它在新生代第三纪广布于北半球各地,现仅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等省(区)。广东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此外,在粤东及粤西的部分地区亦有零星分布。现存面积最大的一片水松林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竹洲村,面积约16公顷。

 

水蕨

       水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生于池塘、水田、水沟或湿地中。由于水蕨的生境易遭破坏,目前分布区域狭窄。

 

 

野生稻

       包括普通野生稻Oryza ruifpogon和药用野生稻Oryza offcinalis两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虽然普通野生稻被广泛记载于高州、英德、增城、阳春等地,但近年来生境的破坏,原有的分布点已经很难发现。如增城中新镇的洋田河记载有野生稻,但由于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现在已难觅踪影了。

 

睡莲

       仅在粤北乳源、阳山、南雄的山地沼泽有零量分布,花、叶均比栽培睡莲的小,是重要的种质资源。

乳源山地沼泽中的睡莲群落

 

榄李

       半红树,极小种群,仅在惠东双月湾、徐闻、雷州等有几个分布点。生存状况堪忧。珠海淇澳引种后生长良好。

珠海淇澳岛引种的榄李

惠东双月湾榄李生境

 

四子柳

       仅在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海心沙岛西堤岸边分布,树岭40多年。四子柳是少数几种能分布到南亚热带的柳树之一。该片四子柳是珠江三角洲唯一一片幸存的护岸林,因此是非常的宝贵的种质资源,它的发现对丰富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的绿化树种,有推广价值。

 

佛山顺德的四子柳

 

 

 


湿地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帮助

有关湿地保护更多内容

请关注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公众号


 

 

 

资料来源:《广东省湿地保护与修复年度报告(2016年)》

主办单位: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   |    协会电话:020-85189340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2014 GWCA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74097号        powered by vancheer
分享至